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抗戰勝利80周年,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近日,蘇州天使母基金與蘇州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同組織“慶七一·創未來”聯合黨建活動,通過實地研學、黨課學習和行業研討等形式,將紅色教育與創投行業實踐緊密結合,引導黨員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體人員走進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在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物和復原場景中,重溫新四軍在蘇南地區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從“韋崗首戰告捷”到“蘇南抗日根據地建設”,黨員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聽黨指揮、服務人民”的堅定信念和“不畏艱險、勇于犧牲”的鐵軍精神。展館內銹跡斑斑的武器、泛黃的家書,以及群眾支援抗戰的馬燈等實物,生動詮釋了軍民同心的魚水之情,激勵黨員將紅色精神轉化為服務科技創新的責任擔當。
在支部書記小課堂上,蘇州天使母基金黨支部書記孫遠東以“紅色金融的歷史與本質”為主題,系統講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金融體系的變更發展過程以及從弱到強的奮斗歷程。黨課結合當前金融工作重點,強調新時代創投機構應傳承紅色金融精神,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為高質量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蘇州產研院黨支部書記戴小林圍繞“蘇創”序列研究所建所模式介紹進行專題分享,深入分析研究所建所的發展趨勢與投資邏輯。他指出市產研院正探索打造“頂尖機構策源+龍頭企業驗證+多方資源交互”的科技成果孵化、熟化、產業化的技術研究所2.0新模式,聚焦國家戰略需求,支持早期科技創新項目,以市場化運營機制推動技術成果轉化。
研討環節中,與會人員立足業務實踐深入研討,圍繞“黨建+科創”深度融合路徑展開交流,就強化資源整合、優化服務鏈條達成行動共識,進一步凝聚起以高質量黨建賦能科技創新的發展合力。
在蘇南反頑戰役陣亡將士紀念館,全體人員瞻仰烈士紀念碑,聆聽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英雄事跡。展館內,通過沙盤模型、戰斗場景復原和烈士事跡展陳,黨員們重溫了新四軍以少勝多、粉碎國民黨頑軍圍剿的壯烈歷史。黨員們紛紛表示,要以先烈精神砥礪前行,在創投崗位上敢打硬仗、善破難題,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貢獻力量。
黨建引領聚合力 共創未來譜新篇
本次聯合黨建活動通過紅色教育與行業研討相結合,既強化了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又深化了對創投行業服務國家戰略的理解。雙方黨員表示,將以此次共建為契機,持續深化蘇創投集團“創未來”黨建品牌建設,發揮黨組織在資源整合、風險防控、投后管理中的引領作用,以紅色精神賦能資本運作,為蘇州“1030”產業體系建設和長三角科創一體化注入澎湃動能。
學習心得分享
項目投資部 郭家偉
硝煙雖已散盡,精神永放光芒。此次黨建活動,在新四軍紀念館和蘇南反頑戰役陣亡將士紀念館的沉浸式學習,不僅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更讓我作為一名國有創投機構的從業者,對肩負的使命、面臨的挑戰以及應有的擔當,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感悟。
1.鍛造“科技鐵軍”的韌性:科技創新投資,尤其是早期硬科技投資,具有周期長、風險高、不確定性大的特點,如同在“無人區”探索。我們必須發揚“鐵軍”般的戰略定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2.深度研究與精準研判:學習新四軍深入敵后、調查研究的精神,深耕細分產業賽道,提升對前沿技術、市場趨勢、團隊能力的深度研判能力,練就識別“真科技”、“硬科技”的火眼金睛。這要求我們持續學習,打造專業化、復合型的投資團隊。
3.嚴守紀律與底線:革命先烈用生命捍衛紀律。作為國有創投機構的從業者,我們必須時刻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和公司規章制度,確保投資決策過程的規范、透明、公正,防范道德風險和利益輸送,守護好人民的“錢袋子”,做到忠誠、干凈、擔當。
基金管理部 張陳億
此次“慶七一·創未來”聯合黨建活動讓我受益匪淺。在茅山新四軍紀念館,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幅幅歷史照片,生動展現了新四軍將士英勇抗戰的光輝歷程,讓我深刻感受到“鐵軍精神”的堅定信念和頑強斗志。支部書記小課堂關于紅色金融的講解,使我更加明確金融工作始終與黨和國家事業同向同行。作為金融行業從業者,我將以史為鑒,傳承紅色金融精神,立足本職崗位,強化責任擔當,在服務實體經濟、助力科技創新中踐行初心使命,為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此次活動讓我更加堅定了入黨信念,我將以實際工作表現向黨組織靠攏,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項目投資部 陸奕
作為一名剛加入公司的新人,我有幸參加了蘇州天使母基金與產研院聯合開展的“慶七一·創未來”黨建活動,深受教育和啟發。通過參觀新四軍紀念館和蘇南反頑戰役陣亡將士紀念館,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這讓我更加珍惜當下的發展機遇,也激勵我在工作中保持奮斗激情。
在黨支部小課題學習中,孫書記關于紅色金融歷史的講解,讓我對黨的金融事業發展歷程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加深了我對行業使命的理解;戴博士對產研院工作的介紹,則讓我對科技創新與金融支持的結合有了更直觀的體會。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紅色教育,更是一次業務交流的寶貴機會,讓我對公司的戰略方向和未來合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將以此次學習為契機,盡快融入團隊,立足崗位,傳承紅色精神,在助力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實踐中貢獻自己的力量。